1988年举办的首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在围棋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经过数轮激战,中国聂卫平九段和韩国曹薰铉九段过关斩将,会师决赛。这场中韩决战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两国棋迷的关注热情达到了极致。据说当时赌此战胜负的人数也是前所未有的。笔者当时还在念中学,上课时不听讲,而是画了一个表格,详细罗列聂曹二人的棋风异同点,下课后便大肆宣扬。
1989年4月25日,应氏杯决赛第一局于中国杭州拉开战幕。这盘是遭遇战,布局未久,聂卫平在左下角便忽略了一个双方的根据要点,被曹敏锐抢到,就此全局陷于被动。其后聂全力争夺,但曹应对有方,最后曹执白以三点取胜。第二局聂卫平开局落子如飞,将曹薰铉也带得快了起来。聂是有备而来,曹则被动应付,布局中便落入了下风。后半盘聂卫平奕得潇洒自如,频频抢占要点,直至以九点之优大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日,第三局移师宁波,双方摆开了持久战阵势。在公认黑贴八点难下的情况下,聂卫平却奕得稳健异常,摆开了磨细棋的架势。曹薰铉充分表现了他“曹燕子”的机敏快速,几个接触战都占了便宜。然而从全局上看,却意外的是黑棋不错的局势。官子战中双方竭尽全力,聂卫平的落子往往出人意料,但众人回头细算,却发现这正是当时的最佳着点,不禁对聂钦佩备至。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鏖战,聂执黑以三点之优取胜。
可以说,第一、二局不可避免地带有情绪的影响,但第三局双方都充分发挥了水平,奕成一盘名局。这一局极大的打击了曹薰铉的情绪,似乎成为了此次决战的分水岭。客观地说,当时聂卫平在实力上要比曹薰铉稍强一点,如果五盘棋全在浙江下完,那么第一届应氏杯的桂冠很可能就落在聂卫平的头上了。然而,韩方极力要求后两局在韩国进行,而应昌期又对韩国的组织工作不满意,想放到台湾去下。但事情又卡在了聂的共产党员身份上面,台湾当局不放聂入境。最后经过商洽,决定四个月后移师新加坡再战。
9月初,最后的决战在狮城开始。比较意味深长的是,聂卫平因为过分乐观,赛前竟独自去香港打了一场桥牌,然后再飞新加坡。因为在曼谷转机时下错飞机着了凉,到新后即发起了高烧。而曹薰铉这几个月专门重金延聘了一个研究小组,精心备战。双方的状态悄然间发生了转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局聂执白,布局采用了和第二局同样的下法。曹则毫不畏惧,让聂卫平捞走了实地,自己围出一个大阵势。这盘棋的官子漫长而艰难,局面一波三折。聂卫平在布局顺风满帆的情况下,一步缓手,被黑打入下边提子开花,落入劣势。随即曹又犯了一个错误,在局部落了后手,被白断开上方一子,局势又转为白稍好。进入大官子时,白棋二路爬了一手,本应挡住的黑竟脱先,在左下角刺了白一手。此时聂卫平只要继续在三路扳起,便可一举获胜。但聂为了不让曹争得延时,竟然应了一手,结果被黑便宜了整整三目,一举败势。赛后,这一手被陈祖德九段称为“二十世纪最可怕的随手”。最后聂卫平拼死挑起劫争,局势变得混乱不堪。非常可惜,因为一个劫材之差,白输掉了这个劫。最终黑以一点险胜。
这意义重大的一点击溃了聂卫平的信心,在第五局中聂下出了与自己棋风相反的大模样,结果中盘脆败,拱手让出应氏杯,不仅输掉了四十万美金,也成全了韩国围棋的崛起。可以说,这是聂卫平一生最为刻骨铭心的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