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4)04-050-02
摘 要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作为国内高校篮球运动的重要赛事,旨在培养优秀的篮球人才,提升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然而,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参赛选手出现了体育道德失范现象,这不仅损害了赛事的公正性和竞技水平,也对中国篮球乃至整个体育界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体育道德失范行为本身在任何级别、任何规模的体育赛事中都具有普遍性,而如何透过大学生这一群体分析其失范行为的特殊性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大学生篮球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升大学生篮球联赛整体道德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 篮球联赛 运动员 体育道德失范
“CUBA”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简称,是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是全国性的大学校际篮球比赛。它成立于1998年,旨在推广校园篮球文化和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为中国篮球输送优秀的人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CUBA已经成为中国篮球界最重要的赛事之一,吸引了众多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参加。联赛文化是体育项目发展的重要符号,成功的联赛文化是篮球项目发展的生命力,为国家队在国际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基础和保障[1]。同时,体育道德是篮球比赛中的重要一环,是篮球发展的导向也是公平竞技的象征,还可以促使中国体育事业健康、良性的发展。呼吁竞技体育参与者了解体育道德在竞技体育中的重要性、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是本文的初衷。CUBA不仅是大学生篮球竞技水平展示的最高平台,也是大学生篮球对外展示其体育形象的门面担当,CUBA对大学生篮球的整体发展乃至校园篮球的发展及影响力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水准的下降对处在校园篮球大发展背景下的CUBA无疑会产生重大的消极作用,这不仅会影响我国篮球行业的整体形象,也失去了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培育的初衷。对CUBA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行为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指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升运动员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体育伦理学
体育伦理学是体育科学大类下属研究学科,专门研究体育活动中的道德问题和伦理原则。它探讨体育参与者(如运动员、教练、裁判、观众等)在体育实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如何在竞争与合作、正义与公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找到平衡。体育伦理学关注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兴奋剂使用、运动员权益保护、体育赛事的公正性、体育精神的本质,以及体育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体育伦理学旨在促进体育活动的道德发展,提升体育文化的道德水平,并为解决体育领域的道德困境提供理论指导。
(二)体育道德
体育道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所体现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尊重、公平、诚实、责任等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念。在体育领域,这些道德原则指导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的行为,确保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和体育精神的传承。体育道德不仅仅局限于比赛场上,它还延伸到日常训练、团队协作以及对体育事业的贡献等各个方面。一个具备良好体育道德的运动员不仅在技术上追求卓越,更在道德层面上展现出对规则的遵守、对对手的尊重以及对胜利的谦逊。
(三)体育道德失范
体育道德失范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个体或集体未能遵循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从而导致违反公平竞争、损害他人权益、破坏体育精神等不良行为的发生。这种失范行为可能表现为不正当竞争手段的使用、对裁判和对手的不尊重、违反比赛规则以获得不正当利益等。体育道德失范不仅损害了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和纯洁性,也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社会形象以及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维护体育道德,倡导公平、正直、尊重的体育文化,对于推动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行为
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作为国内高校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舞台,吸引了众多优秀球员和广泛关注。然而,在利益驱动和成绩至上的观念指引下,赛场内外却出现了许多体育道德失范行为[2]。随着比赛的激烈程度不断升级,部分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出现了体育道德失范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比赛的公平性,也对校园体育文化造成了不良影响。2020年CUBA季后赛期间,一场备受瞩目的半决赛中,某队队员在比赛最后阶段因为对裁判判罚不满,公然挑衅并推搡裁判,引发了广泛的舆论谴责。该事件不仅暴露了运动员情绪管理和体育道德素养的不足,也凸显了在高压竞争环境下,部分运动员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来应对挫折。
另一起案例发生在2022年CUBA常规赛,一名球员在一次进攻中故意用手臂撞击对方球员的脸部,造成对手倒地受伤。尽管裁判对此行为给予了技术犯规的处罚,但该行为仍被视为对体育道德的严重违背,损害了篮球运动的公平竞争精神。这些案例表明,CUBA赛场上的体育道德失范问题不容忽视,球迷的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使有的队员被骂得精神抑郁,教练被球迷骂得泪洒赛场[4]。它们不仅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和观赏性,也对年轻运动员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形成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相关部门和高校需要加强对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教育,完善体育竞赛的监管机制,确保CUBA联赛能够真正成为展示青春活力、弘扬体育精神的平台。同时,也需要通过公开曝光和批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警示其他运动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比赛环境。此外,对于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应该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让运动员意识到体育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在未来的比赛中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CUBA联赛的良好形象。CUBA赛场上的体育道德失范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中出现的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加以改善和预防。
(一)加强体育道德教育
高校应将体育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道德素养,教育内容应包括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团队协作等核心价值观念。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篮球联赛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道德不仅仅是竞技和成绩的较量,更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承。通过体育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尊重对手和裁判的态度,以及遵守规则和纪律的习惯。这些品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都至关重要。
(二)完善竞赛规则和监管机制
制定严格的竞赛规则,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体育道德失范行为,并设立相应的惩罚措施。裁判员的主场哨、人情哨导致的错判、漏判和误判引起了很多起球员暴力行为、球迷骚乱和教练员等人的不满[3]。因此,还应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包括裁判员培训、视频回放审查等,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强化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
心理辅导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需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压力,提高自信心,从而提升整体的表现水平。在实际的篮球训练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加强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例如,通过表象训练,运动员可以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抗性训练和持久性训练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以及通过情绪训练来应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变化。
(四)树立正面榜样
在大学生篮球联赛中,为运动员树立正面榜样具有深远的影响。如通过CUBA打进CBA的球员张宁、祝铭震等。正面榜样不仅能够激励运动员追求卓越,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竞技水平,还能传播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影响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同时,表彰和宣传那些在比赛中展现出良好体育道德的运动员,通过他们的事迹激励其他运动员学习和效仿。并且,还要对体育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公开批评,起到警示作用。
(五)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运动员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态度和支持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竞技水平有着直接影响。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育道德发展。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六)实施长期跟踪评估
对运动员的体育道德表现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上述对策的实施旨在从根本上提升CUBA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水平,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比赛环境,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基于以上CUBA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行为,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建议。发现现有的体育道德教育和监管机制未能完全有效地预防和纠正这些失范行为。这提示我们需要在教育和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运动员的需求。总之,通过对CUBA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行为的研究,我们不仅识别了问题的根源,也为未来的改进提供了方向。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我们才能有效提升CUBA联赛的体育道德水平,促进中国大学生篮球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环球网.姚明谈篮球改革:先做大蛋糕首先推动联赛改革[EB/OL].[2017-02-2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0352618976164&wfr=spider&for=pc.
[2]张成云.CBA球场暴力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08):64-72.
[3]颜海波.CBA裁判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基于多元协同治理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02):29-33.
[4]李冲,史曙生.CBA赛场暴力冲突频发成因及管控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05):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