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6月18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帽子戏法"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18年6月18日)请根据指南协助改善这篇条目,并在讨论页讨论问题所在,加以改善。
此条目已列出参考资料,但文内引注不足,部分内容的来源仍然不明。 (2023年6月29日)请加上合适的文内引注加以改善。
帽子戏法(英语:hat-trick)这个词语的本意来自马戏团的杂技演员,因要同时耍弄三顶帽子,交叉、轮流、滚动式的戴在头上,后来常被用在体育比赛中,指在一场运动赛事中,连续三次建立功绩,或完成次数为三的其他任务。例如在足球或冰球赛事中,一名球员获得三次进球;或是在板球赛事中,一名投球手连续三次投中三柱门而将对方球员淘汰出局。
起源[编辑]
“帽子戏法”一词源于英国的板球运动。1858年,在英格兰杰弗里尔德海德公园球场举行的一场全英11人队与哈兰姆队的板球比赛里,全英11人队的投球手赫斯费尔德·哈门·史帝文生连续三次投中三柱门而淘汰对方三名球员,获得一顶“帽子”的奖赏[1]。1865年,刘易斯·卡罗出版《爱丽丝梦游仙境》,其中的第七章:疯狂下午茶出现一位疯帽匠,能以帽子变出各种把戏。1878年,“帽子戏法”(hat-trick)一词正式出现在印刷文件上[2]。后来“帽子戏法”被引用到足球中,其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球员射入三个进球”。
足球[编辑]
帽子戏法在足球赛中是指一名足球运动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三球或以上,也可以用来指称其他次数等于三的成就。如该球员能在一场赛事中完成帽子戏法,完场后该球员可以将该场赛事使用的皮球带走并留作纪念。以下为世界足坛千奇百怪之帽子戏法:
点球帽子戏法:2004年6月3日,在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南美洲赛区巴西对阿根廷赛事中,罗纳尔多三次突入禁区造成对方球员犯规,并三次亲自将自己制造的点球罚入。2024年2月10日,2023年亚足联亚洲杯决赛上,也出现了类似情况,由阿克拉姆·阿菲夫打入三粒点球。
点球不进帽子戏法:1999年7月4日,在美洲杯,哥伦比亚对阿根廷一役中,阿根廷以0比3败北,此役阿根廷三获点球,前锋帕勒莫三次主罚,均没能罚进。屡失屡罚,“疯子”的外号名不虚传。连帕勒莫自己都说:“如果那三个点球全部罚进的话,我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出名了。”
任意球帽子戏法:1998年12月13日,时任拉齐奥后卫的米哈伊洛维奇在一场意甲比赛拉齐奥5:2桑多利亚中三次任意球破门,从此奠定一代任意球大师地位。
黄卡帽子戏法:2006年世界杯小组赛F组,克罗地亚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主裁判波尔在开赛第62分钟及第90分钟分别给了克罗地亚球员希穆尼奇一张黄卡,但是居然忘记将他罚下场。第94分钟希穆尼奇再度犯规,波尔又出示一张黄卡时才想起来将他罚下场。球员在一场比赛中得了三张黄卡才被罚下场,这一场景恐怕会成为绝无仅有的一幕。
乌龙球帽子戏法:1995/1996赛季的一场比利时联赛,艾克伦的范登拜伊斯(英语:Stan van den Buys)上演乌龙帽子戏法,让安德莱赫特3比2取胜,这一次帽子戏法也让范登拜伊斯名声大噪。2022年2月20日,新西兰国家女子足球队的梅凯拉·穆尔亦上演乌龙帽子戏法,而且还是“完美乌龙球帽子戏法”。
最快帽子戏法:2015年香港时间5月16日,在英超南安普敦与维拉的比赛中,“圣徒”前锋萨迪奥·马内创造了一项新的联赛纪录,他在比赛13、14、16分钟攻入3球完成帽子戏法,用时仅仅2分56秒,成为英超历史上戴帽最快的球员。
完美帽子戏法:2015年5月3日,巴塞罗那对阵科尔多瓦,苏亚雷斯以左右脚及头部三个足球运动员最常用射门部位射入3球,故被称之为“完美”。2025年4月15日,多特蒙德对阵巴塞罗那,尽管总比分3-5出局,吉拉西也完成了完美帽子戏法。
进球距离最短帽子戏法:2011年3月6日利物浦对曼联赛事中,德克·库伊特以不到一码、五码、两码的距离打进三球,总进球距离不超过8码,比进一球点球(12码)的距离还少了4码。
头球帽子戏法:2002年2月12日,皇家马德里以7:0击败拉斯帕尔马斯的比赛中,皇家马德里前锋莫伦特斯一人独中五元,其中有四个进球是头球。由于只要在一场比赛中进三个球就算作帽子戏法,而莫伦特斯在这场比赛中的头球达到并超过三个,因此他上演了头球帽子戏法。几个月后的2002年世界杯,德国队的前锋克洛泽复制了莫伦特斯的头球帽子戏法。在小组赛德国8:0沙特阿拉伯的比赛中,克洛泽攻入三球,并且三个球都是头球。
超级帽子戏法:球场上上演帽子戏法固然不易,若要在一场比赛中进三个以上的球是难上加难,而想在相当有影响力的比赛中上演大帽子更是难于上青天。米利托在西甲踢球时,于一场比赛中将球送进皇家马德里的球门四次;在英超,索尔斯克亚两次独中四元,贝尔巴托夫与迪福伊更有着5球的纪录;00年欧洲杯,克鲁伊维特对阵南斯拉夫时连中四元,俄罗斯人萨连科在1994年世界杯上一场比赛打入五球。欧冠中,范尼曾经先后四次破门,梅西在2012年欧联十六强次回合对阵勒沃库森的比赛中,独进五球,刷新欧联单场进球纪录。2015年9月22日,在拜仁慕尼黑对阵沃尔夫斯堡的德甲比赛中,替补队友蒂亚戈上场的莱万多夫斯基于9分钟之内连进五球,写下德甲最快帽子戏法(以及进四球、进五球)纪录。
足球先生帽子戏法:金球奖(欧洲足球先生)与国际足总世界足球先生是一般的球员毕其一生或许也无法获得的世界最顶级球员荣誉。九零年代后罗纳尔多和齐达内分别赢得三次国际足总世界足球先生完成帽子戏法,再往前则有克鲁伊夫、普拉蒂尼、范巴斯腾的金球奖帽子戏法。
梅西在2009年同时赢得了金球奖与国际足总世界足球先生,并在隔年两者合并的国际足总金球奖的首届(2010年)、次届(2011年)、第三届(2012年)与第六届(2015年)连续夺得此项荣誉,完成神奇的跨世代足球先生超级帽子戏法。
C罗先是在2008年同时夺得金球奖与国际足总世界足球先生,之后于2013年(第四届)与2014年(第五届)再获得国际足总金球奖的荣誉,以此完成了足球先生帽子戏法。2016年之后国际足总金球奖分拆回金球奖与国际足总最佳男子球员,C罗在2016年及2017年均同时赢得了这两者奖项,成为第二位完成跨世代超级帽子戏法的足球先生。
咬人帽子戏法:球场上发生的事千奇百怪,而在比赛中咬对方球员或许是最匪夷所思的离谱举动。技术出众、球风却饱受批评的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在英超联赛中,先后曾于2010年10月与2013年4月在球场上张口狠咬敌队球员,并因此曾被禁赛。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D组小组赛最后一轮乌拉圭对上意大利的比赛中,苏亚雷斯故态复萌,咬伤意大利队后卫基耶利尼的肩膀,却在当下未被裁判判罚。虽然乌拉圭成功击败意大利挺进十六强,苏亚雷斯仍可能面临最高两年的球监。苏亚雷斯职业生涯中三度咬伤对手,也达成了极为罕见的“咬人帽子戏法”。
埃尔林·布朗特·哈兰德在U-20世界杯对洪都拉斯时三度施展帽子戏法,最后以12-0大炒对手。
越位帽子戏法:2020年10月29日,尤文图斯0:2负于巴塞罗那的比赛中,尤文图斯前锋莫拉塔持续发起进攻的客队第14分钟打破僵局后,尤文图斯前锋莫拉塔一分钟后也打进一球,但因越位被判无效,第30分钟,莫拉塔在禁区内再度破门,然而这粒进球也因越位被判无效,下半时第55分钟,门前接队友传球推射破门的莫拉塔以为自己终于为主队扳平比分,但VAR回放显示越位在先,进球再度被判无效,莫拉塔无奈上演了罕见的“越位帽子戏法”。
姆巴佩在2022年国际足总世界杯中施展帽子戏法追平阿根廷,但法国最后仍在互射12码环节以4:2落败,获得世界杯亚军。
拓展活用[编辑]
除了体育领域,“帽子戏法”的应用范围也能拓展至其他领域的灵活运用,人们用它来形容任何连续3次的卓越成功。
“帽子戏法”的说法,在中国流行较晚,大约始于中译本《贝利自传》的问世。[原创研究?]例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三度竞选连获成功,这史无前例的成就,美国《时代周刊》当时称之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帽子戏法”。
由于习近平在2018年修宪取消中国国家主席两届任期限制,接下来在中共二十大后“三连”中共中央总书记,因此让“帽子戏法”成了中国网络敏感词,因为认为是在嘲讽习近平三次连任。
参见[编辑]
梅开二度
参考文献[编辑]
^ Extended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99 Edition.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ustralian Cricke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查论编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名人堂球员前锋
塞尔希奥·阿奎罗
丹尼斯·博格坎普
埃里克·坎通纳
迪迪埃·德罗巴
蒂埃里·亨利
韦恩·鲁尼
阿兰·希勒
伊恩·赖特
安迪·科尔
中场
大卫·贝克汉姆
史蒂文·杰拉德
罗伊·基恩
弗兰克·兰帕德
保罗·斯科尔斯
帕特里克·维埃拉
后卫
托尼·亚当斯
里奥·费迪南德
文森特·孔帕尼
阿什利·科尔
约翰·特里
门将
佩特·切赫
彼得·舒梅切尔
主教练
弗格森
温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