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当中国的青花瓷文明落入荷兰时,荷兰人眼睛都开花了——如此之精湛雅致的蓝,美到叹为观止!荷兰人因此视为珍宝,研发出与中国青瓷稍有不同的Delft Blue的蓝,从此开创了荷兰瓷美学历史,一直备受世界瞩目。
2015年,一位建筑工人在施工时发现了一片藏在墙后的“绝美荷兰墙”,当时轰动了世界。
每一块青砖上都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植物纹样、动物小品、人物小像,以及14世纪这个“第二个日不落”帝国的海边战事。据说这些砖最终被拍卖到75000英镑/块。每一面瓷砖都承载着当日的生活美学。
Cuyperspassage,位于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一条连接着市区与IJ河水域的全新骑行和人行隧道。地下道自2015年年底建成开放以来,已成为荷兰又一标志性的建筑,目前每天的人流量达到一万五千人。
这个隧道之所以惊艳世界,是因为地道墙壁上采用了八万块Delft Blue瓷砖,以打造地道的荷兰壁画景象。整幅壁画共由46000块蓝色墙砖构成,壁画主题为17、18世纪的英荷战争。
荷兰,这个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不仅在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也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荷兰原是西班牙的属地,1609年才彻底独立。它的造船业极负盛名,仅在阿姆斯特丹就有几十家造船厂。
这幅壁画在现代,又再一次呈现了继第二个“日不落帝国”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海战场景。壁画的原画是18世纪鹿特丹瓷砖画家Cornelis Boumeester的两幅画作《鹿特丹战舰》和《鲱鱼舰队》。
该画原作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和梵高、伦勃朗享受同等待遇,曾被大芬村画家广泛复制。
巨幅壁画使用了13厘米见方的传统荷兰瓷砖,一共采用了46000块墙砖和33000块地砖。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自2010年接受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委托以来,一共耗时5年打造才得以完成。
瓷砖设计师irma boom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改,增加了海鸥、大大小小的商船、翻腾的海浪等等细节。
隧道长110米,宽10米,高3米。路面被设计为一分为二,一侧是自行车专用道,另一侧是人行专用道。为了保证人行专用道的安全,人行专用道的路面明显地高于自行车道。墙面采用釉面瓷砖精心装饰,地面和天花也是明亮的白色瓷砖。而另一半的自行车道色调较淡,路面是黑色吸音沥青,墙面和天花是深色金属格柵,沿路配置的led指示灯强调速度。
在快要到火车站的一侧,建筑师让画像消失在一片深蓝色的抽象图案中。自行车要进入车站,需要减慢骑行速度。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荷兰“慢生活”以人为本的特点。——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好的骑车城市之一,拥有令人轻松愉悦的自行车文化。
这个地下通道的设计象征着一种转变和连接,一端是狂放不羁的阿姆斯特丹,另一端则是全新的现在与未来。从IJ 河这边进入隧道向城市中心前进,壮观的船舶渐渐消逝、画面慢慢变淡,直至抽象化和像素化。
▼
Share is bless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